近年来,文旅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据了解,从黄山的数字气味体验、庐山的AR诗词互动、雁荡山的地质元宇宙,到泰山的数字孪生、华山的武侠VR、衡山的区块链香火,科技创新正在重塑文旅产业的形态与体验。全国各地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出多样化的融合路径——长三角地区以数字艺术和科学教育见长(黄山数字山水、雁荡地质科普),环庐山城市群深耕人文记忆数字化,五岳所在区域则构建“文化地标+科技创新”体系化生态。在这一进程中,技术应用已从早期的电子票务、语音导览等单点突破,逐步发展为覆盖管理、服务、体验的全链条创新。AI客流调控、数字孪生、区块链文创等技术的普及,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更催生了夜游经济、虚拟文旅等新业态。与此同时,科技企业与文旅机构的合作日益紧密,据介绍,如腾讯的“数字中轴”项目、阿里云的“文旅大脑”,正在构建从线上到线下的完整生态。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如数据孤岛、技术同质化等问题,亟需通过标准制定、基建升级与人才培养加以破解。展望未来,文旅与科技的融合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脑机接口、太空旅游等前沿技术或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而“文旅+科技+城市”的系统化模式,将推动产业从单一场景消费向全域生态构建跃迁。在这一浪潮中,以黄山、庐山、雁荡山为代表的东南名山,与五岳圣山共同通过高交会这一国家级平台,向世界展示多元化的中国解决方案。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文旅科技融合的盛会舞台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将于2025年11月14-16日在深圳举行。高交会组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高交会将在省市县科技展区重点展示“文旅+科技+城市”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届时,黄山“数字山水实验室”、庐山“人文记忆工程”、雁荡“智慧地质公园”,以及泰安“智慧泰山”、华阴“武侠元宇宙”、南岳数字康养等标杆案例都将在各自展区精彩亮相,通过实物展示、场景体验、项目路演等形式,全方位呈现文旅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现场照片本届高交会将为文旅科技融合搭建全方位的对接平台。各省市展团不仅将展示AR/VR设备、数字孪生系统等创新产品,更将举办专场推介会、产学研对接会等系列活动,推动中国智慧文旅解决方案走向世界。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风向标,本届高交会将汇聚来自全球的科技企业、投资机构和专家学者,为文旅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机遇。我们诚挚邀请各文旅城市、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在这个国家级平台上展示创新成果、对接产业资源、共谋合作发展。让我们相约2025深圳高交会,共同探索文旅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开创智慧文旅新时代!安徽省黄山市:黄山脚下的“数字艺术+生态智慧”创新标杆黄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座活的自然艺术馆。它的云雾瞬息万变,松石造型奇特,四季景色各异,吸引了无数摄影家和画家前来创作。这里不仅是徐霞客笔下“登黄山天下无山”的绝景之地,更是徽文化的摇篮,周边古村落的白墙黛瓦与山水相映成趣,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资料图:“智游黄山”小程序
黄山正在用科技重新定义登山体验。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游客可以实时获取最佳观景时间和路线建议;景区内的互动屏幕能根据天气变化推荐不同的游览方案。最特别的是“数字气味”技术的应用,让游客在观景台不仅能看云海,还能闻到雨后松林的清香。夜间,全息投影技术将黄山的历史故事投射在山体上,打造出“山体剧场”的奇幻效果。
资料图:游客试穿登山外骨骼设备。蔡季安/摄
黄山正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数字山水”项目。通过高精度扫描,将黄山的每一处景观数字化,游客可以在家中通过VR设备“攀登”黄山的每一个角落。同时,黄山还在测试“智能步道”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游客流量,自动调节各条路线的通行速度。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也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庐山之巅的“人文记忆+数字叙事”创新实践庐山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从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到近代风云变幻的政治会议,这里保存着太多历史记忆。不同于其他名山,庐山的魅力不仅在于自然风光,更在于它深厚的人文积淀。牯岭镇的万国建筑群,白鹿洞书院的朗朗书声,都在诉说着这座山的独特故事。
庐山的智慧旅游系统特别注重历史文化的数字化呈现。通过手机APP,游客可以“穿越”到不同历史时期,看到李白眼中的瀑布、蒋介石住过的别墅。景区还开发了“声音地图”,收录了庐山特有的风声、泉声、鸟鸣声,让游客通过听觉感受庐山的灵魂。最有趣的是“AR诗词”功能,游客在景点前举起手机,就能看到历代文人在这里留下的诗句在空中飘动。
资料图:VR飞越庐山
庐山正在规划一个全新的数字文旅项目,将利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重现重要历史场景。游客可以“参加”1937年的庐山谈话会,或者“旁听”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讲学。同时,庐山还在开发“数字管家”服务,通过AI算法为每位游客定制专属的“人文探索路线”。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麓的“地质科普+互动科考”创新
雁荡山是一座天然的“地质教科书”,它的奇峰怪石记录了亿万年前火山活动的痕迹。与其他名山不同,雁荡山的魅力在于它的科学价值。这里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地质学家和科学爱好者的天堂。灵峰的夜景、大龙湫的飞瀑,都在讲述着地球演化的故事。
资料图:雁荡山数智运营中心
雁荡山的智慧旅游系统特别注重科普教育。通过AR技术,游客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的壮观场景,了解每一块岩石的形成过程。景区还设置了“地质探秘”互动游戏,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各种地质考察任务,获得“数字地质学家”认证。最特别的是“声音导览”系统,不同地点的岩石会“讲述”自己的故事。
雁荡山正在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地质公园”。计划通过5G网络覆盖全山,让游客可以实时获取地质数据;开发“数字岩石标本馆”,游客可以360度观察珍贵的地质标本;还将建立“虚拟科考站”,让世界各地的地质爱好者可以远程参与雁荡山的地质研究。这些创新将使雁荡山成为科学与旅游融合的典范。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脚下的“双遗产+双赋能”创新典范
据了解,在这股融合创新的浪潮中,山东省泰安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作为“五岳之首”泰山的所在地,泰安市将世界双遗产的厚重底蕴与前沿数字技术巧妙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泰山模式”。2024年,泰山景区接待游客突破806万人次,这背后是“智慧泰山”平台的强力支撑——全网预约系统实现客流精准调控,5D+VR技术让游客在云端领略十八盘的险峻,岱庙的AR导览则让千年文物“开口说话”。夜幕降临后,《铁道游击队》实景演艺的无人机方阵与泰山古镇的光影秀交相辉映,而3D打印的“泰山石敢当”手办和数字藏品,正让泰山文化以崭新形态走向世界。
资料图:观众体验5D+VR技术让游客在云端领略十八盘的险峻
业内人士认为,泰安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构建了“文旅与科技双向赋能”的生态闭环。一方面,泰山IP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泰开集团的电力技术保障着智慧景区的稳定运行,泰山玻纤的新材料应用于古建修复,本地开发的AR导览系统已服务全国多个5A景区。另一方面,科技产业又反哺文旅升级——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起泰山毫米级三维模型,元宇宙平台让全球游客都能“云端登岱”,而泰山新闻出版小镇聚集的VR出版企业,更将《泰山志》等典籍转化为沉浸式数字产品。这种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使泰安从传统旅游城市蜕变为“中国文旅科技融合示范区”。
经了解,当前泰安正以10亿元文旅基金为杠杆,撬动更宏大的产业蓝图。随着“泰山-曲阜”科技文旅走廊的推进,以及元宇宙、低碳技术等领域的持续创新,这座城市正在书写“山水名城”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泰安的实践深刻表明:当文化地标遇见科技创新,不仅能激活遗产的当代价值,更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为全国文旅融合提供可复制的“泰山方案”。据了解,与泰安遥相呼应,陕西省华阴市依托西岳华山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同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科技+城市”发展之路。作为华山景区所在地,华阴市近年来以“智慧华山”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沉浸式体验转型。华山景区通过部署5G+AR导览系统,游客只需扫描景点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端看到长空栈道的历史演变和地质形成过程;而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则为险峻的华山登山路线提供了全天候的安全保障。业内人士认为,华阴市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华山IP与数字创意深度结合。在夜间经济领域,《华山论剑》实景演艺运用全息投影和无人机编队技术,再现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华山脚下数字文创基地开发的“武侠元宇宙”项目,让游客可以通过VR设备体验“飞檐走壁”的武侠梦。同时,华阴市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建“智慧旅游实验室”,研发的景区人流热力图分析系统已应用于全国多个山岳型景区。![]()
今年来华阴市积极投资建“华山数字文旅产业园”,重点培育沉浸式体验、数字文创等新兴业态。随着西延高铁的开通,“西安-华山”一小时文旅圈正在形成,华阴市有望成为西北地区文旅科技融合的新高地。华山与泰山的实践相映成趣,共同诠释了“名山+科技”的无限可能,为山岳型景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脚下的“文旅+科技+生态”创新实践据了解,南岳衡山以其“五岳独秀”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正在书写数字时代的新篇章。衡山景区打造的“智慧南岳”系统,通过5G+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全网实名预约、智能分流和应急响应一体化管理。在游客体验方面,祝融峰顶的“云海预测系统”利用气象大数据为游客精准推送最佳观景时间,南岳大庙的AR导览让每一处石刻、每一幅壁画都“活”了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岳区创新推出的“数字香客”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祈福、数字功德等新型宗教文化体验,既保留了传统仪式的庄重感,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
![]()
业内人士认为,在产业融合方面,南岳区走出了一条“文旅+科技+康养”的特色道路。依托衡山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开发的“南岳康养大数据平台”整合了负氧离子监测、健康指标评估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养生方案。在文创领域,南岳云雾茶结合区块链溯源技术,打造高端数字藏品;“寿岳”IP衍生出的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佩戴者的健康数据。2024年南岳区接待游客1,953.3万人次。面向未来,南岳区重点发展智慧康养、数字宗教文化等新兴业态。随着“衡阳-南岳”轻轨的开通,一个以衡山为核心,辐射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小时文旅经济圈”正在形成。南岳区的实践表明,宗教名山同样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华丽转身,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脚下的“工业+文旅”转型典范据了解,作为北岳恒山所在地,浑源县将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工业遗产完美结合,开创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恒山景区打造的“智慧恒山”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精细到每一块山石的3D模型,为地质灾害预警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悬空寺的数字化保护工程采用微变监测系统,上千个传感器实时采集建筑位移数据,让这座千年古建在科技守护下延年益寿。景区还推出了“AR探险”项目,游客通过手机就能看到恒山地质演变的全过程,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虚拟题刻。![]()
业内人士认为,浑源县的独特之处在于成功实现了“煤城变文旅城”的华丽转身。利用关闭的煤矿遗址,打造了全国首个“矿业文旅综合体”——通过VR技术重现井下作业场景,让游客体验“矿工的一天”;改造后的洗煤厂变身数字艺术馆,展示着用光影技术创作的“煤晶艺术”。当地还将传统凉粉制作工艺数字化,开发出“浑源凉粉文化体验馆”,游客可通过互动屏幕学习制作技艺。这些创新使浑源县成为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标杆。据介绍,当前浑源县重点发展数字文创、工业遗产旅游等业态。随着“大同-浑源”城际铁路的规划,恒山与云冈石窟、悬空寺的联动将更加紧密。浑源县的实践证明,即使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县域经济,也可以通过文旅科技融合找到新的增长点。
据了解,中岳嵩山所在地登封市,依托“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少林寺两大IP,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文旅+科技+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少林寺景区推出的“智慧少林”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习武人群的智能分流,AR武术教学让游客可以跟随虚拟武僧学习少林功夫。观星台的“数字天文”项目,利用全息技术还原郭守敬测天定历的历史场景,成为研学旅游的热门打卡点。中岳庙的数字化工程则通过三维扫描,建立了完整的古建筑数据库,为文物保护提供精准依据。![]()
业内人士认为,登封市的创新亮点在于将武术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开发的“少林武学元宇宙”平台,用户可通过VR设备体验少林七十二绝技;“禅修数字空间”则运用生物反馈技术,帮助习练者监测冥想状态。在文创领域,少林寺联合科技企业推出的“数字武僧”NFT系列,开创了宗教文化数字化的先河。登封市正在推动打造“世界功夫之都”,重点建设数字武术博物馆、VR武术竞技馆等项目。随着“郑州-登封”市域铁路的开通,嵩山与黄河文化公园、河南戏剧幻城形成黄金旅游三角。登封市的实践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新思路,证明古老武术完全可以借助科技走向世界。当黄山用数字气味编码松涛云海,庐山让万国建筑“开口说话”,雁荡山使火山岩自述亿年往事;泰山以数字孪生定格历史年轮,华山用元宇宙重燃武侠旧梦,衡山借区块链延续香火传承——这些实践共同揭示:科技对文化的赋能,是对文明基因的深度解码。从黄山庐山雁荡山的先锋实验,到五岳圣山的体系化创新,中国文旅正通过高交会这个国家级平台,向世界输出“技术为笔,文化为墨”的融合发展范式。
· 本公众号文章内容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保持信息完整性。
· 本文内有未注明出处的信息、图片或素材,如无意中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1200亿!历史之最!第二十六届高交会闭幕!
![图片]()
▲ 央视新闻报道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盛况![图片]()
▲ 高交会首开政府展专业化运营先河 在中国会展业具有标志性意义